薑黃被人類使用已經4000多年歷史,自古以來人類在醫學上都會使用薑黃來治療發炎性疾病、保護肝臟、創傷等,最近中研院發表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最新研究成果,對於治療與預防阿茲海默症,腦啡肽酶(neprilysin, 縮寫NEP,為一種酵素)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,而真正對病情能有所幫助的不是薑黃素而是「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」,能增進NEP活性,預防阿茲海默症。
阿茲海默症
阿茲海默症又俗稱老年癡呆症,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、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,最常見的早期症狀,是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情,嚴重的話,是需仰賴他人持續照顧,並且無語言能力也無法行走,目前來說,並沒有可以阻止或逆轉病程的治療,只有少數可能可以暫時緩解、改善症狀的方法,也沒有特定藥物或營養補充品,有實證證明對疾病治療有起效用。
隨著人口老化,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病患人數急遽增加,而且確診之後大多可以再存活4到20年,所以對病患家屬及社會而言,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,如果能夠延緩發病,將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家庭及社會的財政支出。
印度人發病率低
印度在全球人之中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比其他民族來得低,因為薑黃是印度常用的食品添加劑,像是咖哩、薑黃飯等,研究團隊發現以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餵食阿茲海默基因轉殖鼠後,發現轉殖鼠腦中之NEP表現量增加,顯示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可望應用於阿茲海默症的預防或減緩發病。
薑黃
根據醫學研究,證實薑黃主要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的功能,它的強烈抗發炎能力已經能比擬許多藥物,重點是幾乎沒有西藥帶來的副作用,除了抗發炎之外,薑黃素還有護肝的效果,具有能夠防止多種毒素損壞肝臟的功效。另外,也有研究發現薑黃素能從多種細胞分子層面來抑制癌細胞的發展。
雖然這次中研院證實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能夠預防阿茲海默症,不過薑黃素是薑黃的主要成分,其中的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在薑黃素中非常微量,雖然薑黃是咖哩的主要添加劑,但要吃非常大量的咖哩,才可能達到活化效果,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任何關於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的食品或藥物,所以得找出量產方式,才能讓消費者食用,進而達到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。
甚麼是薑黃?大家最熟悉的印度咖哩中黃色來源就是薑黃。薑黃被人類使用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,在古印度與中國等地,都曾把它作為藥用或保健食品。近年,許多醫學研究證實,薑黃有防癌、排毒、抗老化、預防疾病等功效,因此受到許多民眾的注意。
薑黃又名寶鼎香、黃姜、毛薑黃。薑黃可不是菜市場買的薑,但由於形狀像薑且色黃,因此取名為薑黃。它屬於薑科植物,植物塊根處稱為郁金,根莖處稱為薑黃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無毒。
薑黃在喜馬拉雅地區有「廚房王后」和「生命香料」之稱。在印度被廣泛地作為調料和食用色素使用,又被稱作咖哩。產於沖繩的薑黃更被作為「日本琉球王朝禦品」。
薑黃在李時珍所著的《本草綱目》中還有一個奇特的名字──寶鼎香。在《生草藥性備要》一書中,薑黃又名黃薑。中醫學認為薑黃性辛、苦、溫。歸肝脾經。主要功效是破氣行血、通經止痛。在臨床薑黃主要用於治療:
1.治療脅肋痛:如脅肋疼痛、肝鬱血瘀腹痛,常配伍當歸、白芍、延胡索、紅花等藥物進行治療。如果較長時間的右脅隱痛或兩脅均痛,脘悶消化不好,腹部脹,不欲食,脅下痞塊(肝或脾腫大),全身乏力,小便發黃,大便溏軟,舌質紅或有瘀斑,舌苔白或黃,和西醫診斷的遷延性肝炎、慢性肝炎、早期肝硬化、慢性膽囊炎、慢性膽道感染等疾病出現上述症狀的人等。
2.治療肩周炎:薑黃溫而兼苦,能外散風寒濕邪,內行氣血,通經止痛。比如肩周炎,薑黃、羌活、防風、白術、甘草,隨著身體狀況加減藥量。一般服用20副藥就可以除去疼痛,嚴重的服用30副藥就可。
3.治療疥瘡:薑黃的殺蟲效果很好,配合其它外用藥物治療疥瘡為100%的療效。《千金方》記載,身體剛開始長瘡癬又癢又痛,用薑黃粉塗抹可以好。
4.去除晒斑:太陽晒出斑點了,怎麼辦?用薑黃粉末加入牛奶裡調和,塗抹於面部斑點處30分鐘後洗淨,效果很好。
年輕的傳統印度女子。(Fotolia)
年輕的傳統印度女子。(Fotolia)
5.美化皮膚:皮膚長粉刺,皮膚內沉積毒素都會讓皮膚難看暗黃等。每天內服200毫克薑黃有助於排出血液和皮膚中的雜質,讓肌膚純淨靚麗。薑黃素可淨化體內的毒素和雜質,保持身體的健康和保護免受自由基的傷害。
6.治療早期糖尿病:早期糖尿病人每天早上吃1克薑黃粉可以增加記憶,預防認知衰退和失憶症,也用於治療二型糖尿病。
大量服用易上火
每天長期大量服用15克以上薑黃,有的人有上火的反應。建議每日攝取量在200mg以內,避免攝取過多產生反效果。
準備受孕者勿食
薑黃還有抗早孕的效果,所以希望自己懷孕的人不要吃。血虛身體疼痛、孕婦忌服。
藥與食併用禁忌
薑黃不可以與血液稀釋劑比如:華法林、吡格雷、阿司匹林一同服用;也不可以與減少胃酸的H2受體阻滯劑一同服用,比如:西咪替丁、法莫替丁、雷尼替丁、埃索美拉唑、奧美拉唑等,以免影響治療效果。